无题
一、序: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开篇
只要记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去见你。——新海诚 电影《你的名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名字对应一个唯一的身(敏)份(感)证(词)号,在Internet上也是一样,每台主机(Host),包括所有的具有上网功能的电子设备都有IP地址,有了IP地址,这些电子设备联网之后,才能正常通信。
要了解和熟练掌握IP地址和子网的划分,首先必须要对进制数计数有一定的认识,本篇为预备知识:掌握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互相转换。
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相关篇章:
1、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预备知识:进制计数》
2、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IP地址详解》
3、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子网掩码详解》
4、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子网划分详解》
5、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超网合并详解》
二、计算机中进制之间的关系和转换1、计算机中常见的进制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进制,计算机的运行计算基础就是基于二进制来运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1代表通电(开),0代表断电(关),只是用二进 ...
无题
韩立刚老师教学视频笔记图片源自韩立刚老师的教学视频和谢希仁PPT,侵删@[TOC](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二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传输媒体上传输bit流,注意,不是指用什么传输媒体(介质)物理层主要任务:确定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为了统一规划,标准化,各个厂商生产一致,可以通用)机械特性:接口形状 大小 引线数目 网线内有几根线电气特性:例如规定电压范围功能特性:例如规定-5V表示0 +5V表示1(电压信号代表数字信号)过程特性:(规程特性)规定建立连接时各个部件的工作步骤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模型(图)
相关术语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
–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取值连续(如电压高低电平代表01数据)
–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取值离散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则代表不同
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1码 ...
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 第二章 物理层
@[TOC](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 第四章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得两种服务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网络层应该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面向连接”还是“无连接”)曾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争论焦点的实质就是:在计算机通信中,可靠交付应当由谁来负责?是网络还是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网络层应该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面向连接”还是“无连接”)曾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争论焦点的实质就是:在计算机通信中,可靠交付应当由谁来负责?是网络还是端系统? ?
两种服务:网络层应该向运输层提供怎样得服务
虚电路服务
数据包服务1.虚电路服务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
建立虚电路(Virtual Circuit),以保证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如果再使用可靠传输的网络协议,就可使所发送的分组无差错按序到达终点。
虚电路是逻辑连接
虚电路表示这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而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
请注意,电路交换的电话通信是先建立了一条真正的连接。因此分组交换的虚连接和电路交换的连接只是类似,但并不完全一 ...
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 第二章 物理层
@[TOC](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三))
..
3.5 扩展的以太网3.5.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主机使用光纤和一对光纤调制解调器连接到集线器
某大学有三个系,各自有一个局域网
用集线器组成更大的局域网都在一个碰撞域中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
优点:
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跨碰撞域的通信。
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缺点:
碰撞域增大了,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
如果不同的碰撞域使用不同的数据率,那么就不能用集线器将它们互连起来。
..
3.5.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网桥。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
网桥使各网段成为隔离开的碰撞域
使用网桥带来的好处
过滤通信量。
扩大了物理范围。
提高了可靠性。
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 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 和 100 Mb/s ...
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 第二章 物理层
@[TOC](计算网络原理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二))..
3.3.2认识以太网以太网特点最初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当初认为这样的连接方法既简单又可靠,因为总线上没有有源器件。
总线上的每一个工作的计算机都能检测到 B 发送的数据信号。
由于只有计算机 D 的地址与数据帧首部写入的地址一致,因此只有 D 才接收这个数据帧。
其他所有的计算机(A, C 和 E)都检测到不是发送给它们的数据帧,因此就丢弃这个数据帧而不能够收下来。
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
..
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CSMA/CD
CSMA/CD 表示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 “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 第二章 物理层
@[TOC](计算网络原理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一)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1.1 数据链路层和帧 数据发送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信道类型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
链路与数据链路
**链路(link)**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data link) 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一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
帧
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是帧
..
3.1.2 三个基本问题1.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framing) 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 ...
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 第一章 概述
韩立刚老师教学视频笔记图片源自韩立刚老师的教学视频以及谢希仁PPT,侵删@[TOC](计算机网络基础(韩立刚视频笔记)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概述)局域网覆盖范围小,自己单位维护,带宽固定(由硬件决定) 100米 带宽小多台计算机连接到接入层交换机 多台接入层交换机连接到汇聚层交换机每一层都是一个星型结构
接入层交换机:接入口多汇聚层交换机:连接各个接入层交换机,端口带宽高
广域网距离远 花钱买服务 花钱租带宽
ISP(Internet Server Provider)网络服务提供商自己的机房 对网民提供Internet服务运营的网站放在运营商服务器机房运营商直之间只有一条线路连接,所以这条线路会成为通信速率瓶颈,也是为什么我们跨运营商访问网站比较慢的原因
物理地址的作用:数据传输时记录当前物理地址和下次的传输物理地址IP地址的作用:记录当前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 能产生流量的程序表示层 加密 压缩等处理 传输格式(二进制 ASCII码)乱码是表示层问题(开发者处理)会话层 可以查木马 netstat -n查看链接状态 netstat -nb 查看连接由谁创建传输 ...